中国床文化,改变只为好梦。

点击次数:9 发布时间:2017年12月01日

床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,当今的人们对于一生中一半以上时间要与之为伍的床尤为正视。殊不知,对于床的正视,早在中国古代便开始了。

 

原始社会,人们生活简陋,睡觉只是铺垫植物枝或兽皮等,掌握了编织技术后就铺垫席子。席子出现以后,床就随之出现。商代甲骨文中,已有像床形的笔墨,说明商代已有床,只是不为睡觉专用。从实物来看,最早的床是在信阳长台关一座大型楚墓中发现的,上刻绘着细腻的花纹,四周有栏杆,下有6个矮足,高仅19厘米。

唐代出现桌椅后关键词排名,人们生活饮食等都是坐椅就桌,不再在床上运动。床由一种多功能的家具,退而成为专供睡卧的用品。 

 

春秋以来,床每每兼作其他家具。人们写字、读书、饮食都在床上放置案几。晋代闻名画家顾恺之的《女史箴图》中所画的床,高度已和今天的床差不多。另外还出现一种四足的高床。但床仍未成为睡卧的专用家具。

 

到了明清时期网站SEO优化,家具的发展迎来了岑岭,床的形制也愈发多样化。有罗汉床、架子床、拔步床等种类。

 

罗汉床是指左右和后面装有围栏但不带床架的一种床。围栏多用小木做榫攒接而成,也有效三块正版做成,罗汉床有大小之分,大的罗汉床可供作物,它的作用就像我们如今的沙发,是厅堂中十分讲究的家具。

 

架子床是古人使用最多的床,它的做法通常是在床的四角安立柱,床顶部安盖,称作“承尘”,床的三面装有围栏,多用小料拼插成几何纹样,也有的在正面多加两根立柱,我们称为六柱架子床。也有在正面多加两根立柱,两边各案方形栏板一块,名曰“门围子”。

 

拔步床是我国一种造型奇特的床,它像一件自力的小屋子。顾名思义,“拔步”就是要迈上一步才能到达的床,从形状上看它彷佛是把架子床安放在一个木制平台上,床前设浅廊,长出床沿三四尺,廊子的两侧可放置一些小型家具和杂物。此床在南方使用较多,四面挂帐,既防蚊蝇,又可方便主人起居。

 

随着时代的变迁,床的其他功能开始被当代家居逐一分化,能睡得好、睡得健康才是一张好床的评判标准。直到20世纪初出现了第一张钢丝养生床垫,人们的生活风俗也得到了改变。

 

如今我们在追寻古人睡眠的寝具,数百年后,后人们也会好奇是什么让我们享受百年的美梦人生,但答案应该是雷同的吧。历史一直,好梦不止。

相关链接新闻